change your life

あなたは偉大なまたは少し普通の人であってもよく、あなたの人生は、道路を滑らかに、または多くの浮き沈みを経験してきてもよいです。しかし、任意の時間は、あなたが自分の責任を忘れることができない、我々は適切に自分自身を治療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心臟也有智能

 以前人們認為,人是靠心來想事情的,所謂「心想事成」。國外有個以狐狸為圖騰物的氏族,他們喜歡吃狐狸的心,目的是希望能有狐狸那樣的智慧。在這些原始人看來,心與思想、智慧是有關的。我國古人把思維本領歸之於心是由來已久的。《孟子》說:「心之官則思」,明確地指出了心臟「思」的功能。古代哲學家荀況同樣認為:心是人體的支配者,又是精神活動的主管。甚至在50年前,某些學者還在著作中宣佈:「心和腦都是人的思想庫。」古希臘人也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亞里斯多德就堅信這一點。
  我們當然知道,腦子是掌握思想的機器,只有它才具有智能。現代生理科學興起後,人們通常並不相信心能「思」,心有「智能」,只認為它是個機械性器官,它的惟一作用就是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去,並把古人所說的「心」都一概解釋為「腦」。的確,我們目前說的「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用心讀書」、「一心不能二用」、「心有靈犀一點通」等等,都指的是腦功能。
  不過,最近的研究表明,心臟也可能被列入「智能器官」。美國加州一位72歲老人在接受心臟手術後,竟然失去部分記憶,把過去20多年的人和事忘得一乾二淨,連結婚16年的妻子也視如陌生人。蘇格蘭的一位家庭主婦因病移植了一位死於非命的男青年的心臟後,也一反往日溫和文靜的常態,變得與那男青年般地酗酒鬧事、整夜不歸了。如何解釋這等現象?我國學者認為,是心臟參與腦的工作,兩者一起主宰著人的思維活動之故。在2000年前,人類已知道異常的情緒對心臟會有不良影響。瑞典和美國的學者在不久前調查了17433名成人後得出結論:心臟需要友誼,因為孤獨、寂寞的人約有一半左右死於心臟病。
  有的心理學家發現:心跳適當加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為心臟這時會給腦子發信號,提請「司令部」集中精力去幹好工作。美國的一位生物化學家發現,心臟能夠製造一些特殊的激素,借助它們與身體其他器官取得聯繫,甚至與腦溝通,「指導」其他器官如何更好地為健康服務。各國科學家已相繼證實心臟的這種新功能———內分泌功能。
  根據上述種種,有的醫學博士認為:心臟實際是一種「有智慧」的器官。當然,心臟的「智能」究竟有多大,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證明。

長角和長刺的人

人的皮膚是人的第一防禦線,因此容易感染疾病,這是令醫生感到頭痛的毛病。
  而人在頭上長角,在身上長刺,更是醫學界至今仍未弄清緣由的怪病。人頭上長角的事,古今中外都有。
  晉朝的《華陽國志》上說,四川涪陵有個婦女,「頭上角,長三寸,凡三截之。」
  明代的徐應秋在《玉芝堂談薈》裡,一口氣記載了9個頭上長角的人。
  元代名醫朱丹溪、清代名醫陸定圃都曾遇到過頭上長角的患者。近些年來,山西、江蘇、廣東、河北、山東等地都有頭上長角的病例。
  在國外,美國的威爾遜在1844年首次公佈了90例「長角」的人。
  1889年,美國學者哈靈根統計,在123700個美國人中,長角的竟有42例。
  有的人角長得很長,一位黑人婦女的角長18厘米;我國解放前東北有一男子的角長26厘米;國外更有角長30多厘米的人。長角的大多是古稀老人,也有從3歲起就開始長角的。但由於多數是老人才有,因而被認為是種壽兆。
  有人論證,《詩經》中的「黃發兒齒」,出土文物上的「萬年羊角」,都是指頭上長角的這種事。角不一定長在頭上,也可長在面上和身上。
  1917年有報紙報道,一位21歲的朝鮮青年,除胸部外,全身皮膚長滿了大小不一的角,總計至少有1600只。醫學界認為,人體長角是一種皮膚高度角化症,但為什麼有些人的皮膚會高度角化呢?原因仍不清楚。不僅有頭上長角的人,還有身上長刺的人。
  20世紀70年代末,丹麥的一個名叫尤克的27歲男子,野外旅行時摔倒在荊棘叢中,身上沾滿了小刺。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小刺拔盡後又慢慢地在他的身上長出了新的刺。8年來,尤克已到醫院去了147次,拔出了3900根小刺,然而小刺仍不斷長出。
  陝西省商洛地區醫院1984年寫信給《陝西日報》,要求有關方面協助治療皮膚長刺的人。信中說,商洛有5人身上長有「仙人掌刺」那樣的毛髮,其中1人小腿上段外側較多,手指、口角等處也有。醫院已先後為他拔除100多根,但毛刺繼續出現。身上何以能生刺?醫學界無法做出解釋。還有一件奇事。南斯拉夫有位婦女,從1972年起,從她的皮膚針刺點上會定期「冒出」1毫米到1厘米大小的金屬顆粒,這些地方長期不能癒合。研究人員分析了這些顆粒,發現它含有硅、鎂和銀,因為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病例,所以醫生也不知道如何來治療她的怪病。

文章標籤
創作者介紹

127985848

神秘的矮人

 在波利尼西亞的民間傳說中,多次提到了一些神秘的民族,他們早在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來到夏威夷群島之前,就居住在太平洋諸島上了。
  例如,毛利人的傳說就講道,居住在中波利尼西亞的偉大的古彼就發現了新西蘭。有的神話講道,古彼在新西蘭沒有看到人,只見到一群群的飛鳥,而有的神話卻說,他看到了高個子,扁鼻子和黑皮膚的人。
  古彼是10世紀時的人物,而在他來到新西蘭之前,那裡就生活著狩獵恐鳥的人,可是他們後來卻神秘地失蹤了。
  夏威夷領袖人物的家譜表明,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最早是在8世紀時來到夏威夷的。但用放射性碳14所做的測定表明,早在公元2世紀時,那裡就已有人居住了。
  那麼,是誰比波利尼西亞人更早地發現了夏威夷群島,並在那兒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或許,夏威夷的傳說能解開這個謎。夏威夷的一些老人一再證實,他們的祖先在考愛島的密林裡曾看到過曼涅胡內人,曼涅胡內人是夏威夷、中波利尼西亞和塔希提島傳說中富有神秘色彩的矮人。
  他們個子矮小,大約只有60—90厘米(也有人說他們只到普通侏儒的膝蓋處),但力氣卻很大,全身披毛,渾身滾圓,肌肉發達。這些矮人的面目很可怕,臉部皮膚紅潤光滑,濃眉下一雙大眼閃閃發光,低低的額頭上全是頭髮,鼻子又短又肥大。他們生性快樂,十分善良,樂於助人,而且又善於言談,聲音洪亮,說話聲像狗叫一樣。海邊的魚兒一聽到他們的談話聲,就被嚇得逃之夭夭。
  有一次,他們為慶祝考愛島上建成了一座蓄水池,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祝會。會場裡傳出的喧鬧聲把島上的鳥嚇得紛紛亂飛,最後都逃到臨近的瓦胡島上去了。
  曼涅胡內人還是出色的步行家,一天能繞考愛島走6圈,行程達150公里。他們勇敢無畏,力大無窮,除狗和鷹外,他們什麼都不怕,就連那凶殘無比的鯊魚,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曼涅胡內人住在用香蕉葉蓋成的房子和洞穴裡,還不懂得使用火。直到最後,一位曼涅胡內少女嫁給了夏威夷土著領袖後,他們才學會了用火。傳說中講道,由於種種原因,夏威夷最早的居民只剩下三個民族,即克那瓦、克那姆和曼涅胡內。後來,前兩個民族在角逐中漸漸被淘汰了,只剩下曼涅胡內人。曼涅胡內人人數眾多,考愛島是他們的大本營,那裡居住著150萬名矮人,其他島上還有1.5萬人。後來,他們的人口不斷減少,當考愛島最後一個統治者卡烏姆。阿里掌權執政時,他們只剩下1萬人了。所有的傳說幾乎都講道,曼涅胡內人是個和平善良的民族,從不主動攻擊別人。他們長期同夏威夷人和睦相處,不管後者是否邀請,他們總是主動幫助夏威夷人搞建設。夏威夷諸島上的建築,如各種奇怪的岩石、圓石、形式別緻的巖洞、堆積起來的石頭,以及攔河壩、蓄水池和廟宇等,都同他們的辛勤勞動有關。他們還幫助波利尼西亞的英雄、航海家拉提造了一條神奇的大船,並把大船從叢林中一直搬到岸邊。奇怪的是,這些神奇的建築大軍總是晚上工作,一旦白晝降臨,便立即停止勞作,匆忙返回自己的家園。
  在夏威夷的波紹波弗博物館裡,保存著夏威夷民間創作的代表人物阿勒拉哈姆。費爾納捷的手稿,裡面記載著曼涅胡內人建造34座廟宇的情景。
  這些廟宇有10座在瓦胡島上,3座在夏威夷島上,4座在莫絡凱島上,10座在考愛島上,1座在尼依霍馬島上。廟宇一律都是巨型的正方形場地,四周築有圍牆,場地中間是祭台。夏威夷島最大的廟宇叫毛奧基尼,它是矮人們一夜之間建成的,圍牆有6米高,2.5米厚,面積達3600平方米。在夏威夷人的生活中,水和灌溉渠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夏威夷群島的灌溉系統具有很高的藝術性,每個見到它的人都讚美不已。這些灌溉系統也是曼涅胡內的傑作。有一則神話講道,一個叫奧拉的夏威夷領袖想建一個大水池,他請一位叫庇的術士幫忙。庇術士有個親戚生活在曼涅胡內人中間,他向奧拉提出了要求:只有任何人晚上都不准出門,他才能召集矮人在瓦依曼阿河上建造攔河壩。奧拉立即向自己的臣民下了禁令:人人都得躲在家裡,不准讓狗叫,所有的雞都得塞在南瓜製成的容器裡。於是,在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曼涅胡內人開始了工作,他們把石頭從山崖上運下來,一夜之間就造好了一座攔河壩。
  這些傳說中的神秘矮人究竟是誰?他們是不是夏威夷最早的居住者?
  夏威夷人的祖先認為,當他們的神聖祖先「夏威夷洛阿」(即「偉大的夏威夷」)來到夏威夷時,曼涅胡內人就已經居住在那裡了。中波利尼西亞的傳說也講到了馬那胡內人(即曼涅胡內的方言形式),他們不是作為神話中的矮子建築者在那兒活動,而是作為十分現實的人,早在塔希提島神話中的祖先來到那裡之前就生活在那裡了。
  長期研究波利尼西亞文化和人種學的學者吉。拉恩吉。希洛阿認為,波利尼西亞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祖先捧上天,同時又竭力貶低比他們更早發現這些島嶼並在那裡居住的先驅者。他認為,曼涅胡內人是從塔希提島遷居到夏威夷的。後來,波利尼西亞人來到了夏威夷,他們把這些矮人逐漸排擠到森林茂密、人跡罕至的考愛島上。年復一年,這些矮人又遷居到了荒無人煙、山巒起伏的尼豪島和內克島。他們在那裡留下了酷似塔希提島建築風格的石雕像、高高的廣場和筆直的石柱。最後,他們就神秘地消失在夏威夷群島的最北邊了。位於波利尼西亞島邊緣的薩摩亞群島的神話也講到了某些古代居民是「從葡萄籐中生出來的蛆變成的土著」(指吃蛆的原始土著人)。薩摩亞人的祖先是在公元5世紀時來到薩摩亞的,而考古表明,早在公元前2世紀時,那裡就已有人居住了。

文章標籤
創作者介紹

127985848

包公墓在何處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廬州(今安徽)合肥人,是我國宋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取進士。他出生於999年,曾任州、縣官,後升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知府、御史中丞、樞密副使。病逝於1062年,終年64歲。包拯在一生仕途中,為官剛正不阿,執法嚴峻,權臣貴戚為之蹙額斂手。他任開封知府時,民間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包公寫有《包孝肅奏議》,主張讓百姓「衣食滋殖,黎庶蕃息」,「薄賦斂,寬力役,救災患」。包拯所處的時代正是北宋王朝由盛轉衰的階段,北方契丹族建立的遼王朝屢次興兵南犯,宋朝統治者卻只求歌舞享樂。包拯主張對外選將練兵,廣儲糧食,以抵禦外侮;對內抑制宦戚特權,選用賢俊,廣開言路,整飭吏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戚。他嚴格執法,鐵面無私,敢於摧權折貴,為民伸冤,因此深得人民群眾的尊敬和讚揚,稱他「其聲烈表爆天下之耳目,雖外夷亦服其重名」。朝廷內外皆不以其官稱,而呼之為「公」,民間譽為「包青天」,可見包拯在世時,人們對他的擁護和愛戴。生前如此,死後亦如此,因此包公墓即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修《鞏縣志》載,包拯墓在「鞏縣西宋陵」中,清代順治以後各時期版《河南通志》皆在此記載。「鞏縣西宋陵」即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北宋王朝9個皇帝的陵墓,習慣稱「鞏縣宋陵」,其中世人熟知的陪葬真宗陵側的一座高約5米的圓形塚墓就是包公墓,這是人們原來普遍的看法,「鞏縣宋陵」也因此成為極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但十幾年前,在安徽省合肥市東郊大興鄉雙圩村的黃泥壩發掘出了包公及其夫人董氏墓、長子包紹夫婦墓、次子包綬夫婦墓、孫子包永年墓,淝水岸邊出土的墓誌銘確鑿地記述了包公的生平,補充和修正了一些史實,也確切證實了此墓為包氏族墓。
  為什麼一個包公有兩座墓,合肥包氏族墓為包公墓,這是有確切史料記載,那麼鞏義市的包公墓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鞏義市包公墓是人們的臆斷嗎?或者陪葬真宗陵側的包公墓另有他意?認為鞏義市包公墓是主觀臆斷,似乎不能妄加定論,因為鞏義市包公墓從明嘉靖三十四年開始,清順治以後各時期《鞏縣志》均有記載,至少經歷五六百年,說明鞏義市包公墓從明代就已存在。那麼,鞏義市包公墓究竟修建於何時?裡面埋葬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修這座墓呢?這是人們至今尚無法解開的謎。
  兩座包公墓之謎尚未解開,而合肥包公墓的發現,又給史學家們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據出土的墓誌銘記載,包公本人是「皇舅」,這是鮮為人知的。另外,在合肥包公墓墓地中軸線的西南部,有一座較大的封土堆,高約4米,底徑10米,整個外形略大於包拯夫婦墓。從這個封土堆的地表再往下深挖3米,都是清一色的生土,可知這是一座典型的「疑塚」。為何設此「疑塚」呢?這也是一個需要我們去解開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