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e your life

あなたは偉大なまたは少し普通の人であってもよく、あなたの人生は、道路を滑らかに、または多くの浮き沈みを経験してきてもよいです。しかし、任意の時間は、あなたが自分の責任を忘れることができない、我々は適切に自分自身を治療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梁祝

  「梁祝」生平素未謀面流傳千年淒艷絕美的《梁祝》傳說令後人垂淚同情,既惜梁山伯的英年早逝,又憐祝英台的紅艷薄命。但人們還是心存疑慮:歷史上究竟有沒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真人真事?如果有,那麼「同窗三年仍不識英台女兒身」、被「小九妹嗔罵其『笨如牛』」的「傻書生」梁山伯,又憑什麼魅力吸引祝英台呢?有關專家就此發表的一些看法引起人們關注。

  首先,「梁山伯」確有其人。史載:「梁山伯,會稽人,生於東晉穆帝永和壬子年三月一日(公元352年),東晉簡文帝鹹安年間,舉賢良為縣令,卒於東晉孝武帝寧康癸酉年八月十六日辰時(公元373年)。」梁山伯在縣(今寧波、鄞州區一帶)做過兩年縣官,死時僅22歲。史料還詳細記載:「梁山伯率領當地百姓興修水利工程,積勞成疾,死後葬於西清道源九龍墟。」根據1997年8月在寧波梁山伯古墓址考古發掘看,出土的晉朝繩紋水井罐、水波紋四系青瓷罐、雙素紋三獸足熏爐、穀倉等陪葬品,顯示該墓主人與「縣令」身份相符,且墓址就在今日鄞州區的「九龍墟」。另從墓磚、墓形規制判斷證實該墓屬晉代無疑。
  其次,「祝英台」是虛構的。據史料記載,梁山伯生前為官清正,深受百姓愛戴。他英年早逝,百姓萬分悲痛,葬其於九龍墟時,發現已有一穴「祝英台女俠之墓」(古墓)。古墓中的「祝英台」,並非傳說中的「同窗求學祝英台」。那麼,「梁山伯」憑什麼魅力吸引虛構的「祝英台」?專家認為,國人有個傳統理念「清官俠女骨同穴」。既然梁山伯是個清官,又英年早逝,那麼就把已作古的「祝英台女俠」陰配成夫妻,同穴合葬。後來,人們把這則真實事件逐漸演變為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愛情經典故事,直至發展成「梁祝化蝶」傳說,並通過各劇種形式在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國家廣泛流傳。
  另據研究梁祝文化40多年的蔣堯民先生介紹,大量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江蘇宜興人氏。其證據主要來自幾個方面,其中在縣志證據方面有較大突破。據宋鹹淳

《毗陵志》記載,在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的《善卷寺記》中就有關於梁祝是宜興人的說法,比現在公認的公元550年梁元帝《金婁子》中的最早記載還早70年。其次從宋代開始,宜興就不斷出現關於梁祝故事的詩的系列,有證據還表明梁祝化蝶情節也是在宜興形成的,而不是人們公認的發源於寧波。同時在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也有不少關於梁祝為宜興人的記載。